电 话:+86 010 62798249
E-mail:
激光精密制造(团队志于挑战精密制造领域“疑难杂症”,接受特种器件代工和装备定制,如有批量需求,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本人直接联系)
孙洪波,激光精密制造专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中国光学学会会士(COS Fellow),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士(首届CSOE Fellow)。目前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刊Photonix(Nature Springer)杂志主编,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 (NPG)杂志执行主编,任中国光学学会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感光学会光学精密成型专业委员会主任,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具体从事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系列创新为我国国防与工业前沿紧迫需求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围绕如上研究内容,发表SCI论文70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3.5万余次(H-index 101),被Google Scholar引用4.5万余次(H-index 110)。5项成果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100余次被《自然》等国际知名杂志和媒体专题评论(整篇文章介绍他的工作),150余次在重要国内外会议做大会(Plenary)邀请报告。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和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代表性成果包括:
(1)发现场键耦合效应,提出选键激发制造方法,引领我国特种光芯片在国际上率先进入立体化时代,成果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围绕场键耦合效应获批专利30余项,形成以选键激发为代表的特种光电器件精密制造技术体系并推进工程应用,为国防紧迫需求提供了一批“撒手锏”意义的特种光电器件。
(2)发现光学FIB效应,提出超隐形切割技术,将国际非线性激光制造工艺水平提升到>平方米/秒、亚10纳米节点,成果获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围绕光学FIB效应获批专利近20项,形成以超隐形切割为代表的创新技术集群并推进工程应用,产品为国家重要工程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3)持续将新原理和新技术用于装备制造,基于成果转化为行业头部企业提供装备逾千台(套),推动我国非线性激光制造迈入工业应用阶段。